「環島」 是給兒子在幼稚園畢業前夕的一場小小的壯遊之旅
從認識臺灣的地圖開始
會發現一個大班的小孩子其實懂得很多
也感謝幼稚園老師帶著浩云製作的臺灣地圖
讓這趟旅程多了一個好的紀錄工具
簡要行程
日期 | 行程 | 住宿 |
0401(六) |
火車(自強號 板橋-嘉義8:38-11:55)+嘉義火車站週邊租機車 蒜頭糖廠 故宮南院 |
嘉義 |
0402(日) |
森林之歌 森鐵北門站 檜意森活村 森林鐵路車庫園區 火車(自強號 嘉義-高雄12:35-13:50)+高雄市捷運 MLD台鋁生活商場 火車(莒光號 高雄-枋寮15:56-16:59)+客運9188+旅館租機車 恆春+墾丁大街(前段)小逛 |
恆春 |
0403(一) |
墾丁船帆石 鵝鑾鼻燈塔 墾丁星巴克+墾丁大街(後段) |
恆春 |
0404(二) |
恆春漂浮城牆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火車(自強號 枋寮-台東15:24-17:12)+客運9188+台東火車站週邊租機車 鐵花村音樂聚落 |
台東市 |
0405(三) |
台東國際地標 台東白屋 卑南遺址 卑南文化公園 火車(莒光號 台東-鹿野14:04-14:18)+鹿野火車站週邊租機車 二層坪水橋 鹿野高台 春一枝誠信商店 關山小逛 |
鹿野 |
0406(四) |
池上伯朗大道 池上鄉農會觀光米廠 火車(普悠瑪 鹿野-玉里15:35-16:14)+玉里火車站週邊租機車 樸石皂房 安通溫泉 |
玉里 |
0407(五) |
南安遊客中心(玉山國家公園) 八通關古道(登山口-山風二號橋) 瑞穗秀姑巒溪泛舟遊客中心 火車(莒光號 玉里-花蓮15:16-16:44)+花蓮火車站週邊租機車 松園別館 東大門自強夜市 舊鐵道文化商圈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花蓮市 |
0408(六) |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砂卡噹步道、燕子口、天祥、長春祠) 七星潭風景區 火車(普悠瑪 花蓮-板橋20:32-22:57) |
【 火車擠爆的連假第一天 】
印象中好像沒搶過連假的火車票,開放搶票的12點一過,一陣兵荒馬亂還沒回過神
瞎密!!!!沒票了,連續想坐的幾班車通通沒有座位
這時才回頭看網路上分享到爆炸的「網路搶票經驗分享」
為時已晚,真的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最後是分段買票才解決了第一天的火車困境,幸好其他時間的車票是OK的
在搭車的這一天看到人潮才知道連假的威力把台北人都逼出城了
分段買票從板橋-苗栗+台中-嘉義
中間空檔苗栗到台中的時間,要走八節車廂
聽起來時間是很餘裕的,但當天看到人潮完全沒有辦法從車廂內經過
只好趁靠站的時候從車外往前面的車廂衝
偏偏自強停的站又很少,平均一站要衝3-4節車廂
連假第一天在火車上就這麼刺激......
【 火車+機車的環島模式 】
趁小朋友還小能站在摩托車的前面,帶他用自己前方的眼睛認識台灣
是最早環島的初衷
無奈自己騎了20年的摩托車實在不適合這麼熱血的活者
基本上現在只要大一點的火車站都會有租摩托車的服務
租金全島玩下來,在六個地方租過車,一日的價錢約在400-500
這應該是環島除了騎腳踏車、走路之外最經濟實惠的辦法了
(台灣好行也許是另外一個不錯的服務)
【 自己的旅行自己記錄 】
幼稚園的小朋友其實已經有獨立的思考邏輯,而且有操作基本工具的能力
出發前找到一台家裡沒有在用的傻瓜照相機(當攝影師的好處就是相機多......)
很好奇小鬼頭拍出來的構圖、風景
可惜倒數幾天相機落水的悲劇
不過前面的照片也挺精采的,這不是會期待一張正常照片的產生
而是期待一個大人所謂不好看到什麼程度的、接近藝術的作品
【 火雞肉飯霸氣外露 】
一早去吃一家好友介紹的「阿溪雞肉飯」
碰到正在處理火雞的老闆以及正在被處理的火雞
兩個都滿具有霸氣的態度
這家雞肉飯應該是我在嘉義吃過最好吃的一家了
一早就發現周邊坐的人大概一半是慕名而來的客人
但本地人還是絡繹不絕的外帶,一看就很熟的客人捨不離開的跟老闆聊上幾句
不要過多觀光客的加持,但保有原汁原味的人情味
是現在觀光發展下的小確性
【 關於照相這件事 】
這大概是環島的照片中最愛的一張了
攝影師拍的太多「零失誤」的照片後,對一切完美其實有點麻痺了
生活中、照片中偶有出現的「巧合」反而是吸引人的
這張照片的下一張其實是浩浩轉過來對著鏡頭笑
正常的情況應該是不會選擇這張照片的,但是相對於「好的」照片,這張「決定性的瞬間」更加吸引我
【 台灣的公共藝術應該要更具經營性 】
森林之歌是一個非常好的作品
從設計理念到材料應用、甚至後續的維護管理都是一個完美的呈現
但這麼好的作品只有這樣的呈現效果(或是說效益)
事實上個人覺得有點可惜
公共工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以「硬體優先」的態度布局
森林之歌的下場還算是好的案例,多少公共建築在蓋好之後缺乏經營的概念變成蚊子館的下場
更不用說還要跟其他景點、文化歷史產生跨域加值的連結
這個景點如果能加入一些活動、空間經營的連結
應該更有「生活」的看頭吧!火車經過的速度感搭配有故事的空間,這是多麼好的體驗經濟基礎阿
【 生活村有小失望 】
來嘉義之前就已經久仰「檜意生活村」的大名
雖然聽到一些負評,但還是覺得應該要來看一下
來過後,說實在並沒有改變我對於這些負評的看法
空間很好、有老房子、以前的街道系統、有特色的庭院
但過度的商業化、文化性不夠、同質性高、缺乏體驗項目
這大概是我覺得最大的四個問題
在一片要求「自償率」的前提之下,是否可以想想體驗經濟的本質?
比起「森林鐵路車庫園區」與北門火車站周邊
這兩個地方都好多了,至少在主要功能不是在「商業觀光」的前提之下
這兩個景點都還是一個「活著」的狀態呈現在觀光之下
【 高雄台鋁快閃 】
原本在嘉義出發後要直奔屏東的行程
硬被我加了一個從高雄火車站來回三小時高雄台鋁的行程
台鋁的介紹就不用多說了
印象最深也是最想帶家人來的應該是裡面的超市了吧!
賣的東西在台北都很少見到
台北類似的超市都只在於百貨公司的樓下,例如Jxxx
但這裡的超市商品多樣化、精緻化、海鮮區的呈現有瞬間到了漁港的感覺
什麼都不買,走一圈也很爽......
順道一提,二樓的書店也很厲害,不是誠品的系統,但有一種超越誠品的氣魄
【 去墾丁坐大眾運輸其實也很方便 】
如果做火車去墾丁,最靠近的大站應該就是枋寮了
枋寮到恆春大概還要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從恆春騎機車到墾丁大街也是30分鐘不到的車程
就這樣火車轉公車,在轉機車,事實上多了很多看風景、休息的時間阿!
自己開車方便,但坐車有時候真的會看到不一樣的光景
【 海角七號後的墾丁有啥不同 】
印象中應該有10年以上沒有來墾丁了吧!
這次來墾丁大街從頭到尾走了一遍,花了不到300元
買了一個到哪都買的到的指尖陀螺、吃了一頓到哪都吃的到的路邊攤
走著、思考著:墾丁大街的特色是什麼?
夜店?舞池?餐廳?如果這些是特色,1999年大學畢業旅行也都嘗試過了
當時人沒這麼多,還更有異國的風情
距離大學畢業也17年了,此次一遊之後應該不會再去了
也許是我們年紀都大了、也許是電影宣傳後的地區觀光發展定位更模糊了吧!
能夠指認比較大的差異應該是街上多了很多警察吧!
所以墾丁是越變越好了呢?還是越變越差了呢?
【 帆船石的海邊 】
依稀記得帆船石海邊的浮潛,全套配備才200元,還不限時間
這次去看,依稀還記得是250還是300
十幾年下來其實民間底層服務業除了吃以外,好像其他的業種變動也不太大
這個少少的漲幅,好像也某種程度反映了大家的薪資
帆船石依舊矗立在海岸邊
想的到的是底下應該依然保持著當年我看到的美麗吧!我想......
【 行銷過後 】
查了一下海角七號這部電影是在2008年推出的
除了把國片重新帶入一個看的到前方的境界之外
在屏東當地的影響是什麼?經過將近9年之後再次造訪這個小鎮
我們常常講行銷很快速,錢花下去、效果出來、人潮也就跟著出來了
但大家總是擔心在表象的一次性消費後,有沒有承接「深度化」的力道?
2天在恆春的日子,以觀光客的角度,說實在感覺並不這麼明顯
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呈現在我這個世俗的觀光客面前
例如一間文青的小店、一個文創的小市集、一個具有在地性的裝置藝術等等
好啦!漂浮城牆是有點意思,但依舊只有硬體
也許這些都是所謂的「假掰」,但深度化也不代表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匿於市中
直到最近看到光之父周鍊老師在恆春做的事情
我想像那個美好的小鎮文化、小鎮青年都出現了
哈,只好期許著自己長眼睛在下次去之前先做一些功課啦!
【 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但還是小屁孩的本質 】
也不知道從幾歲開始,浩浩開始與我們產生對話、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與脾氣
反倒是自己應該壓制對於小孩子的控制
漸漸覺得父母親的角色開始有些矛盾
又想要小孩子聽話,但又想要他們有自己的主見與創意
這兩個發展所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是會讓人錯亂的
在沒有小孩子之前其實從來不曾了解父母親其實也有矛盾之處阿!
【 光與影 】
記得剛上lc的攝影課,對於「攝影眼」一直覺得是很抽象的東西
事實上也真的很抽象......
真正開始接觸商業攝影至今也十個年頭了
覺得「攝影眼」應該是被別人訓練出來的一種能力
上面那張照片在po上fb之後按讚數頗高
在拍攝後理性的分析是必然的馬後砲的過程
既然是馬後砲,在這裡就不談了
重點是拍攝的當下為什麼會拍下這張照片呢?為什麼要取這樣的景呢?
漸漸覺得「攝影眼」談的並不是一種技巧或是某種公式
事實上好像更貼近一種「預知的意識所形成的動作」
這樣講其實更抽象,簡單來說,應該就是拿起相機的那一股衝動吧!
在被觀眾訓練後的審美觀造成了某種的直覺反應
在這樣的過程,意識是存在的
與其說是意識,倒不如說所有生命經驗綜合爆發的一瞬間
無法具體、理性解釋其過程
也不需要
【 恆春人擁有南部的熱情 】
民宿說實在沒有很好,但最後一天老闆的貨車送行
除了感謝,還多了一份永遠在城市裡感受不到的刺激與放任阿
好想就這樣一路開回台北
視野真好的一段旅程
【 覺得太誇張的中華電信台東會館 】
其實這張照片沒有什麼好說的
除了大、還是大、很大、很大的房間
來到台東其實有點後悔在墾丁混了2個晚上,事實上一個晚上其實也就夠了
這麼讚的房間、這麼有趣的台東,我怎麼會只待一晚呢!
實在太豬頭了~~~
【 英雄館有一種年代上的霸氣 】
上次來這裡應該是高一
在那個只有b.b.call的年代、還沒有網路的年代
四個高一的學生從高雄騎車來到台東
還依稀記得20幾年前的那晚
在台東騎著車不知道要去哪!想想當時如果有數位相機,不知道拍到多少張珍貴的照片阿
2017年重新經過英雄館
不變的建築物,來到門口彷彿還記得當時在三樓面對馬路的房間
如果能穿越時空與當時站在窗邊的自己對話
應該是有趣的
【 匪夷所思的站在生態池中央 】
從來不好好走路的小鬼,事實上我已經有點習慣了
一如往常的在卑南文化公園裡
聽到一個不知道如何形容的聲音,一回頭這小鬼已經在池塘的中央
拉上來後打斷2跟樹枝,理智線應該是徹底的斷掉了
無法理解為什麼會在池塘的中央
小鬼解釋他從旁邊走下去,他知道踩到水了,但我們在前面,他選擇直接走過池塘,而不往回繞一小段路
只能說......小孩子的邏輯真的很難理解
【 蔡依玲來台東了 】
在鹿野住的其實也不錯,剛到的時候管家跟我們說蔡依玲來到花蓮玩了
早上在哪裡、中午在哪裡,下午不知道去哪裡
看來臺東人好像有一個秘密的聯繫管道
隨時掌握明星動態回報阿
管家靦腆的笑說,如果他晚上能住我們的民宿就好了
我心想~~~開心的應該是我吧!你在爽什麼阿
原來到台東比較會坐白日夢阿
【 伯朗大道怎麼拍 】
金城武樹其實很難拍的好看
站在樹下待了一下,拍了一些觀光客都會拍的照片
事實上是有點挫折
騎腳踏車的回程一張,才發覺金城武樹作為主角
旁邊的無敵田景才是重點阿!
樹、田、山、人,正所謂紅花綠葉缺一不可
【 珍惜站在摩托車前的時光 】
環島八天,騎了八天的摩托車
因為路線都不一樣、風景都不一樣
一樣的是小鬼站在前面睡翻靠在我手上的光景
雖然很酸,但不想推開沈睡中的小鬼
因為我知道他快要不能站在前面,一生之中大概也只有這個時候跟爸爸是最親密的時候了
負荷很重,但卻很甜蜜
【 花東的火車站怎麼都這麼厲害阿 】
在花東鐵路擴建之前,搶票是一個罵三字經的必經的過程
但搶到後的鐵路之旅絕對會有物超所值的感覺
從鹿野到玉里,小站的文化創意到大站的門面形塑
先不聊設計的美感
火車站對於旅客服務品質的提升有很明顯的感受
強化大眾運輸的服務品質一直是觀光旅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剩下的就是如何達到不同運具的無縫轉乘
這點其實是非常困難
市場規模、技術、硬體設備、軟體合作、行銷推廣等等,其實有太多政府部門無法掌握的事情
因為這次直接轉乘摩托車,無法體檢無縫轉乘的部份
畢竟在花東奇摩拖車還是有一種無法抵抗的自由感阿!!
【 在玉里的這一天 】
曾有一說,玉里要成為花蓮-台東的中心
在這次環島之前其實沒有去過玉里
出發前問了公司待過台東的同事,也沒啥有太大的感覺
在玉里的2天
覺得除了醫療資源等公共設施還不是很夠之外
無論是臭豆腐、玉里麵、老房子咖啡屋、璞石皂坊、安通溫泉、玉山登山口,這些多樣性的體驗經驗
讓我深深覺得玉里應該夠這個資格阿
(而且車站這麼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