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宜蘭,除了案子就是露營了
很早就知道鳳梨屋這個營地,這次也就跟著早點名的團一起來看看這個號稱五星級的營地
環境的部份這裡因為是屬於河谷地形
所以如果再平坦一點,事實上應該會有那山那谷的美景
但也因為是河谷地形,下大雨還是要小心
鳳梨屋旁邊的溪流叫做頂粗坑溪
查了一下中央地質調查所的網站
在溪的左右兩側以及上游,有小部分的岩屑崩滑以及落石的警示區域
不過好在面積都不大,屬於小規模的自然災害
露營區本身其實很難去判斷水土保持的情況
但從水資源的運用以及相關水利的引導
看起來這個營地還算是做的不錯
污水的部份因為沒有走到溪邊,不知道處理的狀況為何
園內的部份感覺上像是一個複合型的戶外休閒空間
有餐廳、養殖池、游泳池、露營區、親水空間、玩沙池、服務中心等等
這也許是在現有休閒消費市場中一種比較安全的business model吧!
來宜蘭露營其實好玩的都不是在營區內的小天地
而是宜蘭好山好水生長之下的風土民情、小吃以及空間
這一趟最後去了員山生態教育館
現在是由人禾環境基金會在經營
看了紀錄片「重返里山」
很棒
在我們追求自然共生的過程,為了想要帶小孩出去接近大自然的單純想法
似乎也在這樣的消費市場中不知不覺的成為了頂級掠奪者的幫凶
這個說法在同溫層也許太過聳動
但這也並非是我們露營的初衷
在哲學的範疇裡的那個「自然」
其實談的是想要嚮往「真自然」的那個當下
而這個當下是真實存在於那個真自然的狀態之中的
如果用這個標準
其實我們都只是在假自然中找到所謂那個表象的快樂而已
只有在真實的獨處在自然之中
那個內心中對於自然的愉悅才會浮現